关于人造肉:发展,想象空间,结构性机会,以及在中国的创业投资思考 | FoodPlus Insight
这是FoodPlus推出的第22篇Insight·洞察文章
人造肉可以视为肉类产业的一次自我迭代。在资本加注、品牌涌现、巨头进场的当下,这个新生领域还远远没有触及到自己行业想象空间的天花板。
声明:本文为FoodPlus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Sean
写给国内关注人造肉的伙伴:
作为当下食物科技(Foodtech)中在商业化应用落地最为成熟的领域之一,我在2018年初对人造肉进行了持续的关注。而在今年5月,Beyond Meat的IPO和在二级市场亮眼的表现则把这个赛道推到了大众市场的关注下——首个交易日股价暴涨163%,创下21世纪以来美国市值2亿美元以上公司IPO首日最佳表现,市值一度高达百亿美元。
在Beyond Meat登陆纳斯达克后不久,其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植物基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也宣布完成了高达3亿美金的E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淡马锡、李嘉诚的Horizons Ventures,这也直接把公司的估值抬高到20亿美金左右。同月,以色列细胞培养人造肉公司Aleph Farms完成1165万美金融资,食品巨头嘉吉参投。
还是在5月,美国替代蛋白独角兽公司JUST(前身为Hampton Creek,该公司公开累计融资额已超2亿美金)也进入了中国,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其核心产品——植物基的“人造鸡蛋”产品JUST Egg。此外,JUST也在清洁肉(Clean Meat)和培养肉(Cultured Meat)方向进行探索,计划中的产品包括人造香肠、人造鸡胸肉、人造三文鱼等。
6月,“人造肉第一股”BeyondMeat发布了2019年Q1的财务报告,在激进的业务拓展策略下维持了高速增长——2019年Q1公司净营收4,020万美元,同比增长215%。
上面这些人造肉案例,不仅给该领域的创业公司打了一剂鸡血,也让人造肉这个概念在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进一步激起了期待。我也直接关注到,人造肉概念从人造肉创业投资密集的美国和以色列火到了中国。
那么,在黑科技的外壳下,人造肉到底是怎样一个产业?其快速发展、获得资本关注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个行业到底有什么想象空间?在中国市场,人造肉是一个好的创业投资方向吗?
站在2019年下半年的开端,大众和媒体对人造肉高度关注已经过去一阵。在这期间,人造肉领域有新的投融资事件,也有泰森等巨头进场,BeyondMeat的股价也经历了几次回调,我也与包括BeyondMeat在内的人造肉领域的代表公司、国内一线投资机构,以及人造肉的消费者进行了讨论,对人造肉这一行业有了新的思考。
在此,我写下这篇文章,在对行业发展进行剖析、对未来机会进行判断的同时,也希望以此和国内关注人造肉领域的伙伴一起探讨。
Beyond Meat上市后股价表现,来源:老虎证券
人造肉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当前人造肉的产品模式有哪些?
按照产品开发的模式,当下人造肉品牌和产品可以分为植物基(plant-based)人造肉和实验室细胞培养(cell-based)人造肉,此外,还有一种把植物基人造肉和传统肉进行混合的做法。
植物基人造肉很好理解,概念上可以简单将之与“素食肉”划等号——以大豆等豆类蛋白作为基础,并通过加工、调味环节的手段模拟出传统肉类食品的营养结构、形态和口味体验。广义上来看这也是植物替代蛋白在肉类食品品类中的延伸,目前这个领域品牌和产品已经很多,已经上市的Beyond Meat和估值20亿美金的Impossible Foods都属于这个模式。
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则显得更加“黑科技”,类似于蔬菜的种植是从现有植株上取下一小部分用于专门的培育,细胞肉则是从一个现有动物身上摘取细胞样本,将样本放在专门的培养环境中(如实验室)培育成人造肉。目前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其实还是一个研究层面的概念,行业定义十分模糊。
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的产品开发思路,来源:The Good Food Institute
虽然行业定义缺失,但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领域的公司却并不少,且绝大部分是创业公司——根据美国投资数据库Pitchbook的统计,截至2018年底共有27家实验室细胞培养肉公司,其中包括了Memphis Meats这样的头部公司——2015年成立,目前公开融资额高达2200万美元。
肉类食品巨头——或者说我们现在将之定义为蛋白质巨头——泰森不仅先后投资了Beyond Meat和Memphis Meats,在今年6月也推出了自己的“人造肉”产品,为此,泰森启用了新品牌Raised & Rooted,推出的产品包括基于大豆蛋白和其他一些植物基原料的人造鸡块,以及人造牛肉饼产品——这一产品原料为大豆分离蛋白和安格斯牛肉,是植物和动物材料的混合,也是当下人造肉领域的一种新的产品开发思路,口味、口感体验上相对纯植物基产品更好满足消费者习惯,而长远来看在成本、健康性角度也有利于发挥植物基优势。
在产品角度来看,无论采取哪种“造肉”模式,当下人造肉品牌在产品呈现上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让人造肉看起来、尝起来都更“像”传统的肉。因此这些人造肉公司开发出来的产品形态都是已有的肉类产品——人造牛肉饼(汉堡)、人造牛肉碎、人造香肠、人造鸡块等。
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等植物基人造肉明星公司,大部分以牛肉作为产品对标形态,也在商业化过程中推出了Beyond Burger、Impossible Burger等人造肉明星产品(对标传统的汉堡肉饼)。牛肉、禽肉、猪肉是世界范围内肉类食品三大市场,其中牛肉在单位价值、单位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上都更加突出,所以选择这一品类进行植物基的替代方案也很好理解。
目前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中,对禽肉类产品的替代解决方案相对集中。在欧美市场,禽肉市场又以鸡肉为主,因此“人造鸡肉块”也成为人造肉领域的“爆款”;此外还有一些初创公司在针对鱼肉进行“人造的替代方案”开发。
人造肉是怎么火起来的?从消费市场的角度,到底是什么推动了人造肉产业发展?背后反应了怎样的消费需求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机会?又有什么想象空间?
这个问题需要针对人造肉领域两个主要路径分别讨论。
从素食等小众饮食趋势驱动,到发展成面向大众肉类、甚至蛋白质消费市场的一种新的选择,是当下植物基人造肉主要的发展想象空间。
我们曾探讨过美国植物基“鸡蛋”JUST在消费场景角度的思考,提出了三个可能的场景:1、面向素食主义群体,提供一种符合其饮食理念但能满足“口腹之欲”的产品;2、面向大众消费者,作为鸡蛋的一种替代选择(alternative),进一步地,对鸡蛋生产消费产业带来影响;3、面向关注健康的人群,提供一种更加健康、环保且美味的选择。
植物基的人造肉产品在用户需求和可能场景的思考也大抵如此:从垂直人群对植物基、素食等需求的满足,到面向大众市场的健康产品。这两层路径背后的想象空间是完全不一样的。
素食机构Plant Based Foods Association的调查显示,2018年,素食食品的总销售额达37亿美元,其中素食肉类的销售额仅为6.7亿美元,同比增长24%。市场调研机构 MarketsandMarkets的调查显示,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增长稳定预计2023年将增长至64亿美元。这些相关市场的规模和天花板高度,和万亿肉类消费市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因此,面向更广阔的市场,提高天花板,要求植物基人造肉品牌跳出关联度和需求性较强的素食市场,选择去切传统肉类食品的市场,或者把自己塑造成整体更加健康的一种食品选择(当然这两种路径并不冲突)。
而实验室细胞培养的人造肉和植物基人造肉有一个本质区别——它不是素食的。从消费层面来看,植物基人造肉有素食饮食趋势、植物基健康标签加持;而实验室细胞培养的人造肉则更多是通过相较于传统屠宰肉更加生态友好、生产效率、以及可能的健康性来打动消费者。所以,从技术角度来看,实验室细胞培养的人造肉要颠覆的,是传统的畜牧业和屠宰业。
当下,在欧美等发达消费市场,传统的畜牧业和屠宰业在生态友好、社会道德层面存在痛点,所以形成细胞培养人造肉的推动力。但这和素食对植物基人造肉的推动力类似,都是饮食理念对一个相对小众市场的效应,背后的想象空间并不大。
当然,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也可以选择像植物基人造肉一样,通过技术突破和供应链优化,形成一种更加优质、高效,也符合消费者需求(如健康、品质)的解决方案,直接对标传统肉类食品市场。如果走这个方向,目前来看大部分该领域的公司在技术和供应链上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短期来看相较于植物基人造肉也没有明显优势。
技术是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的发展掣肘,也是整个品类未来想象空间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更像是一种科技或技术创业(实际上,目前资本市场给到这些公司的估值也大多按照科技公司的估值套路来的)。用实验室细胞培养的方式做人造肉,因为技术在产品R&D中的重要性更强,有更多相较于传统肉产品的创新可能:
1、因为细胞培养的选择对象理论上是所有的生物,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可以做出三文鱼、金枪鱼等更多形态的“肉类产品”;
2、对一些传统生产角度需要较多资源投入,或者稀缺性较高肉类产品进行规模化复制,从而提高整体的供应链效率,例如用实验室细胞培养的方式有机会对日本5A和牛(在传统的培育、生产上投入极高,同时存在资源禀赋的稀缺性)进行规模量产,从而有机会改变整个肉类产品消费的生态;
3、实验室细胞培养的人造肉公司还有机会通过细胞生物科技手段对人造肉的成分构成、营养价值进行调整,从而在产品的健康性、功能性角度实现突破。
综合来看,之所以说人造肉基本代表了肉类产业的一个结构化升级机会,主要来自下面3个判断:
①、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人造肉其实代表了健康、品质、生态友好、功能性等消费趋势在肉类食品中的反映。人造肉在资源效益、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角度相较于传统的肉类产业(尤其是屠宰肉)有明显优势;而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这种“黑科技”则有机会在营养价值、生产效能、消费体验等方面挖掘肉类产品的潜力,实现突破;从这个角度来看,人造肉也可以理解为肉类产业自身的迭代,这和植物基乳品-传统乳品的关系有一些类似;
②、消费端来看,人造肉是一些消费群体的行为和需求反映。例如让素食主义者有更多选择是当前素食主义者的重要需求体现,植物基人造肉直接填补了素食主义者在肉类产品上的空缺;关注健康的消费群体、重视生态友好的消费群体同样推动了人造肉需求的提升;而人造肉产品进入摩尔玛等零售渠道、汉堡王等大众化餐饮渠道,也反映了人造肉正在渗透进大众化、日常化的消费场景;
③、公司面来看,除了一批拿到资本关注的创业公司,进军人造肉的巨头和大公司,包括泰森等肉类食品公司,以及雀巢等综合食品巨头,在基本面上具有深厚的优势,就市场教育、推动产品和底层供应链的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
面向消费市场的商业化落地,以及技术和供应链发展程度,是对人造肉公司及其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的重要考量。
当下人造肉行业的两个“派系”——植物基(plant-based)人造肉和实验室细胞培养(cell-based)人造肉中,虽然都诞生了一批创业公司,但在具体的产品形态、供应链发展水平、技术含量以及商业化落地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也一定程度反映出不同的消费需求。
其中,在品类发展角度,尤其是在目前的商业化落地上,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和植物基人造肉差异巨大:即便拿到不少融资,目前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还没有一款推向C端市场的产品,该领域所用公司还处于技术攻克和供应链试验阶段,而植物基人造肉的产品则已经可以在零售渠道、餐饮渠道中看到。
这一产品层面的发展差异,根本上来自于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在技术上面临的挑战——细胞分离和切片、细胞增殖培育、细胞组织筛选、搭建、成型和细胞肉加工等环节,涉及细胞生物学、基因编辑、生物高聚水凝胶的应用、3D打印、自适应组织搭建、光聚合作用等,这些综合性较强的尖端和新兴技术让大部分实验室细胞培养人造肉创业公司目前还在进行技术攻克,而在细胞肉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大量的成本,所以如何有效降低供应链成本、实现规模化量产,也是当下该领域公司十分头疼的问题。
相较而言,植物基人造肉的整体供应链更加成熟,虽然也面临把植物产品做得像传统肉类那样“色香味俱全”的挑战,但技术难度显然不在一个量级,这也使得植物基人造肉成功实现规模化量产,走入了面向大众市场的零售渠道和餐饮渠道(这也是当前人造肉产品比较成熟的两种消费场景):从全食超市到Target、沃尔玛,从一些高端素食餐厅到大众化快餐连锁如汉堡王、卡乐星。
Beyond Meat已经进入的渠道(餐饮+零售,部分),来源:Beyond Meat官网
目前人造肉行业整体商业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市场规模有限,但竞争态势却比较严峻。竞争围绕对传统肉类消费的替代进行,价格问题和市场教育成为人造肉发展的两大制约。
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放在整个肉类消费市场中,人造肉市场的规模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头部品牌Beyond Meat通过在餐饮和零售渠道激进拓张,年营收(2018年数据)也不过8,793万美元;排名第二的Impossible Foods在2018年的营收约为2,920万美元。
当然,当前规模小也意味着市场增长的空间大,尤其是考虑到人造肉有机会渗透到广大的肉类食品行业。这也是为什么当前虽然在消费端来看人造肉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但这个领域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
目前,人造肉领域主要有下面几类玩家:
1、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Lightlife、Morningstar Farms、Tofurky、Gardein等植物基人造肉领域的品牌,其中不少在商业化层面也做得可圈可点;
2、Memphis Meats,Super Meat等实验室细胞培养的人造肉公司,目前普遍产品化和商业化走的比较慢,但细胞培养人造头就产品理念、体验、营养等角度的创新潜力是巨大的,且不少公司拿到了巨额融资;
3、进军人造肉的巨头和大公司,包括肉类食品相关的产业巨头如Cargill, Hormel, JBS, Tyson, WH Group等,以及雀巢等综合食品巨头,在基本面上具有深厚的优势
玩家不少,但竞争的方向却比较一致。可以推测,人造肉市场的增长,无论哪种产品开发模式,在未来比较长一段时间都需要通过对传统肉类市场的替代性渗透来进行。
这里有一个思路可以参考:同样是替代蛋白,对比人造肉和植物蛋白饮料,可以发现一些基于品类差异的发展路径差异——植物蛋白饮料可以在传统乳品的市场中找到一些机会,但同时也可以把自己放在一般的饮料消费场景中,作为一种健康的选择,这也使得植物蛋白饮料一定程度上跳出了替代蛋白的市场局限,发展的预期空间更大;而目前来看,人造肉公司大部分还是在“肉类替代”的框架中探索,产品上也可以看到,大多数把自己的形态往传统肉类上进行塑造,包括产品研发上注重思考怎么做到和传统肉类一样好吃,在消费场景上也是传统肉类食品的主流场景。
相较于传统屠宰肉,人造肉在生态环境友好、健康等角度有明显优势,在营养价值、体验、功能性角度也存在差异化的潜力(主要是细胞培养人造肉的预期),但目前人造肉要想在面向大众的肉类消费场景中逐渐替代传统肉类产品,存在两个大的制约:人造肉的价格,以及大众消费者教育。
其实可以看到,传统的肉类巨头和大公司,虽然一些已经通过投资甚至自己下场在人造肉领域进行布局,但从目前市场端反应出来的进展来看还没有可以验证的数据。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大众消费市场,想要用人造肉替代传统肉类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人造肉的价格劣质来源于技术成本高企、供应链相对不成熟。从长期判断,基于产业规模化效应、技术进步(尤其是植物基人造肉技术难度本身相对较低),这不会成为人造肉在消费端的核心制约。
而人造肉在大众消费市场的教育问题则对这个品类的发展有更深的影响。首先,这一品类的消费基础主要集中在素食主义者等相对小众群体,在大众消费市场需要从零开始进行消费者教育;其次,相较于传统的肉类产品,人造肉除了一些基本的标签(如素食、非转基因等),其产品上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明确。
因此,仅仅依靠“人造肉”这一技术上的理念作为噱头是无法在消费市场获得持久的生命力的,作为一个基本的食品消费品,人造肉需要在肉类产品的消费场景中找到自己可以塑造差异化价值的点。
抛开价格问题,这个差异化的价值点可能体现在更高的营养价值、更加清洁、安全、更高的品质、更加美味的口感和体验,甚至一些功能性层面的创新和突破。
最后,如何思考人造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机会?这是一个好的创业投资方向吗?
虽然没有太多公司和品牌案例可以进行验证,但人造肉在中国并非不存在消费基础。
其中一个代表是基于各种豆制品的素食肉市场,在预包装食品品牌(如功德林等)、线下餐饮消费场景中都有一定程度发展。这背后反映了素食主义人群和有一定素食饮食习惯的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因为历史饮食习惯问题,中国消费者对豆制品普遍具有较高接受度,也接受把这类豆制品素食肉作为一种零食或日常风味食品。
但这些需求都没有上升到对传统肉类食品消费的替代层面。在人口基础支撑下,中国肉类消费市场规模巨大,但消费需求发展水平和欧美等成熟市场还存在差异。这也意味着如果把人造肉作为肉类产业自身的迭代,中国目前的肉类消费市场需求发展水平暂时还没有到达可以撑起人造肉变革的拐点。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进行人造肉方向的创业,可能只能先聚焦在一部分小众人群(如素食者、注重健康的高端家庭消费人群)进行品牌的塑造和市场的拓展,对传统肉类食品的整体的替代性不强。
抛开市场需求的发展差异,从行业的底层发展基础来看,人造肉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利好的因素的:
①、对科技在农业和食品领域的应用存在积极预期,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改造产业链是当下中国作为食品消费大国和农业大国的长期结构性机会,尤其是在人造肉反映的品质提升、效益增强等角度。虽然和以色列、美国等顶尖的农业和食品科技大国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国生物和食品科技、工业、供应链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也为人造肉行业提供了不错的技术和供应链基础;
②、食品消费品品牌发展的结构性机会,以及在肉类食品这个大类中的展现。从消费变革的角度,食品消费品品牌的发展环境正在改变,而肉类这个传统的消费大类当前品牌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存在明显缺口。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代表了品质、体验、理念升级和创新的人造肉作为消费品品牌存在发展机会;
③、渠道和场景变革给人造肉相关的创业带来新的机会。包括新零售的发展带来的消费体验方式的重塑,以及对品牌感知的变革;另外,人造肉重要的消费场景——餐饮行业在中国具有较高的活跃性,连锁化、标准化的变革基础和新兴服务品牌的涌现也为具有创新价值的人造肉提供了支持。
以上是从趋势角度可以把握的宏观机会。而回到具体的人造肉创业,当下人造肉商业化发展的两大制约——价格,以及大众消费者教育——在中国市场同样存在。对于这个领域的创业公司来说,除了技术和供应链上要攻克的难题,如何找准合适的场景和人群、以合适的人造肉产品形态先切入市场,并用恰当的渠道策略和营销手段积累一定的消费基础,是需要先思考清楚的。
当然,资本在这个过程中会扮演很重要的力量。
关于人造肉,你可能还想读
如果喜欢FoodPlus的文章
请点击一下右下角的【在看】↓